招生
  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> 研究生工作 >> 招生 >> 正文

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2022 年硕士研究生:公共管理(音乐)初试自命题《中外音乐史》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
来源: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    发布人:     发布时间:2021-09-24

一、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

  1. 考试形式

本试卷满分为150分,考试时间为180分钟。答题方式为闭卷、笔试。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;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(由考点提供)相应的位置上。

(二)试卷结构

综合考试科目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:

中国音乐史部分75分,西方音乐史部分75分。

试卷题型结构如下:

填空题:约10小题,共10

选择题:约10小题,共10

名词解释:约8小题,共40

简答题:约4小题,共40

分析论述题(综合题):约2小题,共50

  1. 考试目标:

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《中西音乐史》科目考试内容包括《中国音乐史》、《西方音乐史》两门音乐学学科基础课程,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、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,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,解决实际问题。

三、考试范围:

中国音乐史部分:

远古(约前21世纪以前)

关于中国音乐的起源

夏、商、西周(前21世纪至前771年)

 1.“雅乐”与礼乐音乐

 2.乐器的发展

 3.乐律学的形成

春秋战国(前771至前221

1.雅乐的衰落和俗乐的兴盛

 2.音乐表演艺术的发展

 3.乐器和器乐音乐

 4.乐律学:《管子•地圆》和《吕氏春秋•音律》的三分损益法

 5.音乐思想:

 1)孔子、墨子、老子、庄子及荀子关于音乐的论述

 2)《乐记》的音乐思想

秦汉至南北朝(前221至公元589

 1.汉乐府

2.相和歌与清商乐

 3.古琴音乐

 4.嵇康和他的《声无哀乐论》

隋唐(581960

 1.民间音乐

 2.燕乐

 3.音乐机构和音乐家

 4.中国音乐的外传

 5.乐器和器乐音乐

 6.记谱法

宋、元、明、清(9601911

1.民歌和小曲

  2.词曲音乐、说唱音乐、戏曲音乐

3.西洋音乐的传入

4.乐律学的发展:工尺谱、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理论

近现代传统音乐的基本情况及新发展

1.“五四”之前传统音乐的基本情况

2.“五四”时期传统音乐的新发展、民间音乐家及其代表作品

西洋音乐的传入与学堂乐歌的发展

1.西洋音乐文化的传入

2.学堂乐歌的产生与发展

3.学堂乐歌的代表性音乐家

中国近代新音乐文化的初期建设(19121927

1.萧友梅对专业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贡献

2.王光祈及其音乐理论研究

3.赵元任、刘天华、黎锦晖等音乐家及其音乐创作

音乐文化的发展与分化(19271937

1.音乐教育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和城市音乐概述

2.国立音乐专科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师生们的创作

3.“左翼”音乐运动及聂耳等人的音乐创作

音乐文化的多元时期(19371949

1.抗日战争时期音乐概述

2.贺绿汀、冼星海、江文也、马思聪的音乐创作

3.乡土气息的歌曲、秧歌剧和新歌剧及其音乐家

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音乐文化(19491966

1.声乐创作、器乐独奏曲创作

2.合奏音乐及管弦乐、交响乐创作

3.歌剧、舞剧音乐创作

新时期 新气象

1.多元的声乐创作、歌剧

2.小型器乐独奏、室内乐重奏与“新潮音乐”的崛起

3.交响音乐的繁荣

西方音乐史部分:

古代希腊和罗马音乐

1.古希腊文化艺术的繁荣期和音乐的成就

2.古希腊音乐的特点、常用乐器、音乐理论

中世纪音乐

1.格里高利圣咏

2.复调的兴起

3.十四世纪“新艺术”

文艺复兴时期音乐

1.文艺复兴的时期划分和定义,人文主义,对音乐的影响。

2.世俗音乐的发展

3.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的音乐

4.威尼斯乐派

巴罗克时期的音乐

1.巴罗克音乐的特点

2.歌剧的诞生及其早期的发展

3.器乐的发展

4.巴罗克晚期的几位大师

古典主义时期音乐

1.格鲁克和他的歌剧改革

2.前古典时期的器乐

3.维也纳古典乐派:海顿、莫扎特、贝多芬的音乐创作

浪漫主义音乐

1.浪漫主义作曲家及其创作

2.浪漫主义歌剧

3.民族乐派

4.世纪之交的两个流派

20世纪音乐

1.表现主义代表人物及作品

2.新古典主义的特征,斯特拉文斯基及其创作

3.序列音乐、偶然音乐、电子音乐代表作曲家及作品

四、主要参考书目

1、《中国音乐通史简编》(第2版),孙继南 周柱铨,山东教育出版社,2013.

2.《西方音乐通史(修订版)》(第3版),于润洋 (作者),上海音乐出版社,2015.

版权所有 © 2019 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 | 地址:中国 河南焦作 高新区 世纪大道2001号[454000] 院办电话:0391-3987171 焦ICP备:05066813号